工伤赔偿的工资计算标准主要依据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以及伤残等级来确定,具体如下:
1.停工留薪期的工资一般按照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1)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涵盖了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出勤时的所有应得收入,如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及补贴等。
(2)值得注意的是,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也不得超过12个月。
2.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则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一级至四级伤残的津贴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和75%,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
(2)对于五级、六级伤残职工,若难以安排工作,则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和60%。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也与本人工资相关,其计算基数同样是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但在计算时需遵循当地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
找法网提醒,工伤赔偿与能否复工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
1.如果工伤职工经过治疗已经恢复健康,能够正常履行工作职责,那么即使工伤赔偿的相关流程还未完成,也可以复工。
2.复工并不会影响职工依法获取应得的工伤赔偿,因为赔偿是对职工工伤损害的补偿,与后续的工作状态是并行不悖的。
3.如果工伤较为严重,职工仍处于治疗或康复期,无法正常工作,则不应复工,而应继续休息调养,等待完全康复后再考虑返岗工作。
4.在康复期间,职工仍可依法推进工伤赔偿的相关事宜,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工伤死亡赔偿与父母年龄并无直接联系,即使父母未满60岁,也可获得相应的赔偿。在工伤死亡的情况下,赔偿项目主要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这里的亲属包括父母等。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因此,对于工伤死亡的职工,其父母即使未满60岁,只要符合相关规定条件,依然能够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体现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对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的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