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后银行卡冻结,通常在六个月内能划走里面的钱,法院在冻结账户后,会根据执行程序逐步推进,包括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发出执行通知、进行初查等一系列步骤。
这些步骤完成后,法院才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划拨被冻结的资金,此,从冻结到划拨的时间可能因案件而异,无法一概而论。
关于冻结后划拨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该法明确规定,当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有权采取执行措施,包括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这些执行措施必须在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内进行,且人民法院在决定采取这些措施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2.法律还规定了执行的时间程序:
(1)申请人申请强制执行被法院立案后,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何时开始执行,但通常会在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6个月内执行。
(2)期限可能因特殊情况而延长,比如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可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时,再恢复执行。
找法网提醒你,冻结划拨的执行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法院会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
2.根据查询结果,法院会决定是否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
3.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要求其履行义务;
4.在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的情况下,法院会进行初查,包括查银行、土地、房产等财产;
5.根据初查结果,法院会决定是否划拨被冻结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