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劳动合同的规定是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对此有明确规定,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这一变更过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确保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合同变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劳动合同变更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1.如果劳动合同变更不符合法律规定,一旦发生纠纷,用人单位将面临败诉的风险,并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企业在进行劳动合同变更时,应采取以下策略:
(1)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合同依法订立之后,且在合同没有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的有效时间内进行。
(2)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保双方当事人的同意。
(3)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变更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确保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一份。
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劳动合同变更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调职、调岗、调薪”作为劳动合同变更的常见类型,同样需要严格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在调岗调薪过程中,用人单位应确保以下几点:
1.调岗调薪必须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单方面强制实施。
2.调岗调薪的决策过程应公平、公正,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当行为。
3.调岗调薪后的工资待遇应合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4.调岗调薪的变更过程也应采用书面形式,并明确告知劳动者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5.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交付劳动者一份,以便其随时查阅和了解自己的权益。
找法网提醒你,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确保调岗调薪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