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追责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主观上必须有符合刑法规定的过错,这种过错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1)对于故意犯罪,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2)而对于过失犯罪,则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时,行为人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客观上必须存在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这是刑事追责的又一个重要条件,没有犯罪行为的存在,就无法对行为人进行刑事追责。
3.犯罪的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不负刑事责任。
(2)但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或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都应当负刑事责任,只是后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4.必须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不存在法定不追究责任的情况。例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行为,虽然可能造成损害结果,因此不负刑事责任。
找法网提醒,刑事追责要求具备以下要素:
1.主观过错要素: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符合刑法规定的过错,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
2.客观行为要素:客观上必须存在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3.主体能力要素:犯罪的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排除法定不追责要素:必须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不存在法定不追究责任的情况,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刑事追责的完整条件,缺一不可。
在以下情况下,行为人可以免除刑事追责:
1.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同样不负刑事责任。
3.如果行为人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或者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等,也可能在量刑时得到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处理。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进行判断。
总之,刑事追责是一个严肃的法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做出决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以便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能够更好地通过法律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