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附带民事赔偿的刑事案件,具体来说:
1.当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或者其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并因此遭受物质损失时,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无论是身体受到伤害、健康受损,还是个人财产被非法破坏,只要这些损害是由犯罪行为直接导致的,被害人就有权要求赔偿。
3.如果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同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4.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精神损失也是损害的一种,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因受到犯罪侵犯而提起的精神损失赔偿请求,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这一规定主要基于刑事诉讼的特性和目的,即主要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而精神损失的赔偿更多地依赖于民事诉讼或其他途径来解决。
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中,原告人需要提供一系列证据来支持其诉讼请求。这些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1.原告人需要提交本人身份证明,以证明其诉讼主体资格。
2.针对因犯罪行为导致的人身损害,原告人需要提供医疗费票据、残疾辅助器具费用证明等证据,以证明其因治疗而支出的费用。
3.因就医治疗而致的误工收入证明、护理费用证明或护理人员误工收入证明、交通费用证明、住宿费证明等也是必要的证据,它们能够全面反映原告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4.除了上述证据外,原告人还需要提供被扶养人的户籍情况、有无劳动能力及生活来源的证明,以及被犯罪行为损毁的财产价值证明。
这些证据有助于法院准确评估原告人的实际损失,并作出公正的判决。
5.如果公诉机关未提供能够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全部证据,原告人也有权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以支持其诉讼请求。
6.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对原告人提交的证据有异议的,也有义务向法院提交相反的证据材料。
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责任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刑事被告人是主要的赔偿责任人。
(1)如果被告人的行为导致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被告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也可能成为赔偿责任人,如果他们与被告人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并导致被害人遭受损失。
2.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也可能成为赔偿责任人。如果未成年人因犯罪行为导致他人遭受损失,其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等也可能成为赔偿责任人,他们需要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4.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也可能成为赔偿责任人。
找法网提醒你,这些单位和个人可能因各种原因与犯罪行为有关联,并因此需要对被害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