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成年子女是无权分割父母的财产的。
1.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议处理;若协议无法达成,则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这一规定清晰地界定了离婚财产分割的主体为夫妻双方,成年子女并不包含在内。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明确指出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议处理或由人民法院判决,而未提及子女的分割权。
找法网提醒,离婚时,女方提出离婚并不影响其分到财产的权利。
1.离婚财产的分割与谁提出离婚无关,而是基于夫妻双方的财产状况及法律规定进行。
2.离婚时,个人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的不予分割,而夫妻的共同财产则由双方协议处理;若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3.无论女方是否提出离婚,她都有权获得属于自己的财产份额,包括共同财产中的一部分。
4.《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还规定了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这进一步保护了包括女方在内的无过错方的权益。
父母离婚时,财产的分配和子女的抚养问题是两个需要分别考虑的重要方面。
1.在财产分配方面,双方应当先尝试协商一致,若协商不成,则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分割。
2.在子女抚养方面,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
(1)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判给母亲一方;
(2)对于两周岁以上的子女,若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情况,如已做绝育手术、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等因素,进行判决;
(3)对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法院还会考虑其本人的意见。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也强调了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