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一年后被批捕,有可能在3个月左右能开庭,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后被批捕,案件会进入审查起诉阶段,随后才能安排庭审活动。因此,从批捕到开庭需要一段时间。
1.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起诉,通常需要在一个月内做出决定。之后,人民法院才能接到案件并安排庭审。
所以,从取保候审被批捕到开庭,一般可能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案件情况复杂,或者需要补充侦查等,审理期限可能会有所延长。
2.《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经过批准,审理期限还可以进一步延长。
取保候审后被批捕,开庭流程:
1.案件会经过人民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在这一阶段,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等进行全面审查,并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决定提起公诉,案件就会进入法院的审理阶段。
2.在法院审理阶段,会进行一系列的庭审活动,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
3.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对被告人做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4.如果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或审理阶段出现特殊情况,如需要补充侦查等,审理期限可能会有所调整。
取保候审期间被批捕的条件是什么呢?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被批捕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被取保候审人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
2.被取保候审人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干扰证人作证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
3.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4.被取保候审人经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经两次传讯不到案的;
5.在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6.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婴儿而未逮捕,疾病症愈或者哺乳期已满的。
找法网提醒你,在这些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将被取保候审人逮捕归案。
要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