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纠纷并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原则上,劳动争议应当仲裁前置,即劳动者需要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后,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2.在劳动纠纷发生后,劳动者需在60日内向仲裁机构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只有在对仲裁结果不满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到法院提起诉讼。
3.直接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申诉是不被允许的,除非符合特定的例外情形,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且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情况。
找法网提醒,虽然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是常规程序,但国家也规定了部分劳动争议可以跳过仲裁程序,直接进入法院起诉程序。这些例外情形包括:
1.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且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2.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3.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4.企业合并、分立、上市等改制引发的争议。
5.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6.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或者仲裁裁决,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
7.受理其他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
当劳动者决定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起诉书原件一份,根据被告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这是诉讼的基本文件,用于阐述原告的诉讼请求和理由。
2.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资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等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当事人为自然人时),或者主体登记材料(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时)。
3.若被委托代为诉讼,应提交原告的授权委托书。如果是公民代理,还需提交代理人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是律师代理,则需提交律师事务所公文和律师执业证书复印件。
4.证明劳动合同法关系或事实劳动法关系存在的资料,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这些材料用于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及争议的事实基础。
5.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送达确认书、不受理通知书等证明劳动法律关系已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先行处理的材料。这是证明已经过仲裁前置程序的重要文件。
6.与诉讼请求相关的其他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包括证据、证人证言等,用于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