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补偿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更新时间:2025-04-08 04: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房屋拆迁补偿需办手续是先拟订征用土地方案,由所在地政府或其土地部门负责;再经审查并报批,获上级政府批准后公告;被征地人需持权属证书办理补偿登记。
一、
房屋拆迁补偿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房屋拆迁补偿需要办理的手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具体如下:
1.需要拟订征用土地方案,这一步骤由拟征用土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拟订。
2.该方案需要经过审查并报批,报有批准权限的上级政府批准。一旦方案获得批准,市、县人民政府会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公告方案内容。
3.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需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4.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及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登记情况制定具体的补偿方案。
5.征地补偿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部支付。
6.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实施后,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被征用的土地进行清理。
二、
城中村拆迁补偿有哪些内容
找法网提醒,城中村拆迁的补偿内容主要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
1.房屋补偿费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则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奖励性补偿费则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加以确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房屋拆迁需要办理的手续有什么
房屋拆迁需要办理的手续及文件包括:
1. 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 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4. 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存款证明等。
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需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若房屋征收决定涉及大量被征收人,应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征收补偿费用需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房屋拆除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法律分析:房屋拆除条件:
1. 取得项目立项。
2. 取得规划许可。目前实施规划管理的手段主要是一书两证,即《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房屋拆迁主要要求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依据前面的项目选址意见书,项目选址要征得相关人的同意。
3. 持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
拆迁房子需要哪些手续
房屋拆迁,是指因国家建设、城市改造、整顿市容和环境保护等需要,由建设单位或个人对现存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进行拆除,对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迁移安置并视情况给予一定补偿的活动。房屋拆迁需要以下(包括但不限于)手续和步骤:
1、房屋拆迁首先相关拆迁文件要齐全。
2、房屋拆迁人委托评估,并发送评估报告及通知(5日)。
3、确定附属物价格。
4、制定拆迁补偿细则。
5、宣传/讲解政策。
6、签定拆迁补偿协议。
7、未达成协议的,由当事人一方申请行政裁决。
8、下达房屋拆迁裁决书(15天)。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法院起诉。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