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津贴的计算是基于工伤职工本人的工资水平。对于一到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的标准依次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
1.如果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一级伤残,其每月的伤残津贴将是其本人工资的90%。
2.若为二级伤残,则为85%,以此类推。
3.对于五级和六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如果单位无法安排适当工作且职工选择继续保留劳动关系,单位需要支付伤残津贴,五级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为本人工资的60%。
这样的计算方式确保了工伤职工在因工作受伤后,能够获得与其伤残等级相对应的经济补偿。
找法网提醒,伤残津贴与工伤职工本人的工资水平密切相关。
1.伤残津贴的比例是根据伤残等级来确定的,一级至四级伤残的津贴比例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而五级和六级伤残的津贴比例则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和60%。
这意味着,工伤职工的工资越高,其获得的伤残津贴也就越高。
2.伤残津贴的实际金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低于该标准,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伤残津贴的计算和支付均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相应的待遇。
其中,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的伤残津贴标准即为本人工资的相应比例。
2.条例还规定了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
这些规定确保了工伤职工在因工作受伤后能够获得及时、足额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救治。也提醒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以减轻工伤事故给职工和企业带来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