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拘留所后,当拘留到期时,不需要家属提供特别的手续。直接让在押人员签字确认,并发给相应的证明文书,被拘留人就可以离开了。
1.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天,且被拘留人是关押在拘留所,而非看守所。看守所一般关押的是涉嫌刑事犯罪的人员。
2.《拘留所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强制措施性质拘留的人在拘留所执行拘押时,应与其他类型的被拘留人分别拘押,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参照该条例规定。
找法网提醒,关于派出所办理治安拘留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调查:公安机关会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及时进行受理,并进行登记。
2.决定: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决定。
包括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不予处罚、移送主管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及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其他违法行为。
3.执行: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五条规定:
(1)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2)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但需注意,行政拘留的执行地点是拘留所,而非看守所。
拘留是否会留下案底,取决于拘留的类型。
1.治安拘留:一些年轻人可能因打架、酗酒、寻衅滋事等影响公共安全的行为而被警方治安拘留。如果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损失过大的案件,一般不会留下记录。
2.行政拘留:对于违反一些行政法规,被警方带到派出所进行思想教育或罚款的情况,这种行政拘留一般不会保留案件的底细。
3.刑事拘留:这是严重的法律拘留。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刑事拘留只是短暂的,但一旦法院宣判,将直接入狱,并可能留下犯罪记录。《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
(1)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2)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