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撞人逃逸后,应由公安机关进行缉查。一旦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陈述等线索,迅速启动查缉预案,布置相应的堵截和查缉工作。
2.案发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通过发布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广泛征集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信息或侦破线索。
3.接到协查通报的其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立即布置堵截或排查工作。一旦发现与协查通报相符的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嫌疑车辆,会立即予以扣留,并依法传唤与案件相关的逃逸人或嫌疑人。
4.这些部门会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案发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案发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办理移交手续。
5.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成功查获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后,会按原范围发出撤销协查通报的通知。
6.在整个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过程中,如果受害人及其家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询问案件的侦办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依法告知。
找法网提醒,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我国法律有着明确的处罚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不仅可能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还可能需要承担全部的经济赔偿责任。
3.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法律还规定需要从严从重处罚。特别是对于造成人员受伤后逃逸,并致人死亡的,还可以按照故意伤害的行为来进行判决处理。
具体的情况会结合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进行认定和判决。
在交通肇事逃逸后,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法律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从轻处罚。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第一条第4款规定,对犯有交通肇事罪后自首的,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2.自首是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悔罪的一种表现,也是法律所鼓励的一种行为。
3.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其能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那么法律会根据其自首的情节和表现,给予相应的从轻处罚。
这既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宽严相济的原则,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