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写的承诺书,如果其内容条款合法,并且没有和法律相抵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而言:
1.夫妻间的承诺书首先要形式合法,即在书写和签署上符合法律要求。
2.内容方面,关于财产分配的保证是有效的,这意味着如果承诺书中涉及了财产的分配,且分配方式合法,那么这部分内容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3.对于涉及身份的内容,如禁止再婚、禁止离婚等约定,则是无效的,因为这些内容违反了《民法典》中关于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则。
要写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夫妻承诺书,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即承诺书的内容必须是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没有受到任何欺诈、胁迫等不法手段的影响;
2.在没有违反相关法规承诺书的前提之下,即承诺书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3.没有触犯他人的利益,即承诺书的内容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但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找法网提醒您,夫妻约定财产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约定财产制对法定财产制的效力:在夫妻财产关系中,如果双方对财产有明确的约定,并且该约定符合法律要求,那么约定的效力将高于法定财产制。
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在财产问题上应首先遵循自己的约定,只有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定财产制的规定。
2.约定财产制的对内效力:夫妻之间依法达成的有关夫妻财产制的约定,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这意味着夫妻双方都应遵守自己的承诺,按照约定的方式处理财产关系。
3.约定财产制的对外效力:在我国规定的三种约定财产制类型中,分别财产制下夫妻对各自的财产享有独立权利,对财产债务也各自承担。
因此,这一约定不仅影响夫妻双方的财产关系,还可能对第三人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夫妻一方对外负有债务的情况下,如果债权人知道夫妻之间存在分别财产制的约定。
综上所述,夫妻承诺书和夫妻约定财产的法律效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