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欠钱不还,起诉他的程序具体如下:
1.如果协商无果,受害人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时,需要准备好身份证、起诉书以及借条等关键证据,并前往法院进行起诉。
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只要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必须受理,并在规定时间内立案或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3.一旦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欠款人归还欠款,而欠款人仍不履行,受害人就可以在判决书到期后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4.受害人还可以选择向法院申请发出支付令,要求欠款人还钱,这种方法相对简便,但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失效,最终仍需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如果欠款人被起诉但选择不出庭,将面临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
1.从法律程序上看,根据《民事诉讼法》,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这意味着,欠款人将失去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的机会,法院将依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和事实作出判决。
2.从实体权利上看,缺席审判很可能会让欠款人的实质性权益受损。
例如,在债务纠纷中,如果欠款人不出庭,法院可能会根据原告的主张和证据,作出对欠款人不利的判决,如要求其归还欠款并支付利息等。
3.关于执行问题,一旦法院作出判决,欠款人就必须履行。
(1)如果拒绝履行,原告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欠款人的财产可能会被冻结、扣押或拍卖以偿还债务。
(2)如果欠款人有能力履行但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面临刑事处罚。
找法网提醒你,在欠款人被缺席审判后,如果其仍未履行法院的判决,原告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程序启动后,法院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判决得到履行。
1.法院会向欠款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如果欠款人仍不履行,法院将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其财产等。
2.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欠款人的财产被查封、扣押或冻结,法院将对其进行评估、拍卖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所得款项将优先用于支付执行费用、诉讼费用以及欠款本金和利息等。
3.如果欠款人拒绝执行法院的判决或妨碍执行工作,法院还可以采取一系列惩罚措施,如限制其出境、限制其高消费等,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欠款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还将面临刑事处罚。
因此,对于欠款人来说,面对法院的判决和执行工作,最好的选择是积极履行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