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肇事逃逸的情况:
1.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故意逃离现场的行为。
2.如果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未依法报警、等候处理,而是擅自离开事故现场,且无法证明其有正当理由离开的,即可认定为肇事逃逸。
关于肇事逃逸的处罚,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其追诉时效会根据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来确定。
1.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那么追诉时效为十年。
2.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也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罚款、拘留等。
找法网提醒你,对于无证逃逸后自首的当事人,应该如何处罚呢?
1.无证逃逸同时构成了肇事逃逸和无证驾驶两个违法行为。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尚未构成犯罪,那么对肇事逃逸和无证驾驶的处罚都是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如果无证逃逸行为构成了交通肇事罪,那么对于自首的当事人,虽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1)肇事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还会面临更重的刑罚。
3.对于无证驾驶的行为,也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4.实际操作中,对于无证逃逸自首的当事人,执法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