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选择找行政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调解,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甚至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1.当事人可以尝试和解,即再次进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
2.如果和解不成,可以选择调解,这是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
3.行政调解特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居中对合同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但需要注意,调解协议书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不能就此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当事人还可以通过仲裁机构进行申请仲裁。仲裁具有“准司法”性质,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5.如果当事人没有仲裁协议,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
合同纠纷申请仲裁,首先需要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
1.仲裁协议可以是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也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仲裁协议。
2.在申请仲裁时,当事人需要向约定的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3.仲裁申请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以及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当事人还需要提交与纠纷有关的证据材料,如合同文本、交易记录、往来函件等。
5.仲裁机构收到仲裁申请书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会决定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6.仲裁机构会组成仲裁庭,并按照仲裁规则进行仲裁程序。
7.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陈述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提供证据,进行辩论和质证。
8.仲裁庭会作出仲裁裁决,该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合同纠纷的诉讼流程主要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判决四个阶段。
1.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递交副本。起诉状应当写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以及证据和证据来源。
2.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会决定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3.法院会组成合议庭或者独任审判员对案件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
找法网提醒您,如果当事人愿意调解,法院也可以进行调解。
4.法院会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判决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