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双方签的协议,在一般情况下是有效的。
1.只要各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一致,并且私下签订的协议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那么该协议便具有法律效力。
2.也需要注意,如果私下签署的协议存在某些特定情形,如: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这样的协议就是无效的。
因此,在签订私下协议时,双方需要确保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并避免上述无效情形的出现。
私下协议要具备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签订协议的双方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双方都需要具有理解协议内容、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能力。
2.协议签订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需要在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影响的情况下,自愿地签订协议。
3.协议本身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协议将无效。
4.协议不违背公序良俗,没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和国家社会利益。协议的内容需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标准,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具备上述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找法网提醒您,对于没有纸质证明的“口头协议”,一旦日后产生纠纷,就会涉及举证责任的问题。
1.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主张权利的一方需要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
2.在没有形成完整证据链条的证人证言、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等证据情况下,主张权利方将面临较大的败诉风险。
因此,如果双方之间没有较高的信任度,或者协议内容较为复杂重要,一般不建议订立口头协议。而是应该采用书面形式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减少日后纠纷的发生并降低举证难度。
3.如果双方已经签订了口头协议,并产生了纠纷,那么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帮助和支持。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法律建议,并协助当事人收集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