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中主要责任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其过错的严重程度:
1.若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则该方承担全部责任。例如,当事人逃逸,导致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2.若因一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则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若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特别地,若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他方则无责任。
找法网提醒,车祸责任认定的依据主要包括现场勘验、检查以及当事人的行为。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交通事故报案后,会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现场照片、现场图、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
2.根据这些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其过错的严重程度,从而作出责任认定。
3.若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也会影响责任认定的结果。
车祸责任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进行责任认定后,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1.该认定书详细记录了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经过、事故责任的认定等内容。在民事诉讼中,事故责任认定书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2.虽然它不再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当然依据,但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事人可以依据事故责任认定书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在交警调解中,事故责任认定书也是重要的依据之一。因此,当事人在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应认真阅读其内容,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