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个人隐私的判决具体规定如下:
1.如果泄漏个人隐私的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
2.若情节特别严重,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严厉制裁。
3.公民个人信息涵盖了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关键信息。
4.若泄漏个人隐私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精神损害等严重后果,虽不涉及刑事判刑,但可能构成民事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例如赔偿精神抚慰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5.在特定职业场景下,如医生、律师等泄露客户隐私,还可能面临行业纪律处分等额外后果。
在中国,并没有直接名为“泄露隐私罪”的单独罪名,但泄露隐私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相关罪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高度敏感信息五十条以上;
2.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其他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
4.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
5.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或者造成他人严重经济损失、恶劣社会影响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找法网提醒你,这些标准构成了泄露隐私行为立案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