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依据条款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4-10 1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依据主要源于《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该条例规定,公民在经济困难且需代理时,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等。这为农民工在劳动纠纷中申请援助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
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依据条款是什么
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依据条款是《法律援助条例》的相关规定。
1.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公民在面临需要代理的事项时,如果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这些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
2.对于农民工而言,当他们在劳动纠纷中需要法律帮助且经济困难时,这些条款便成为了他们申请法律援助的重要法律依据。
二、
农民工申请法援需满足哪些条件
找法网提醒,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申请事项必须属于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且若需经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的案件应当已经立案。
2.申请人需要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获得法律援助。
3.申请人需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4.申请人的住所地需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暂住证,以确保其属于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的管辖范围。

三、
农民工申请法援要提交哪些材料
农民工在申请法律援助时,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以证明其符合申请条件。具体而言,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申请表,用于详细记录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申请事项及理由等。
2.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如收入证明、低保证明等,用于证明申请人因经济困难无法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3.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用于核实申请人的身份。
4.与申请事项相关的其他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仲裁裁决书等,用于证明申请人确实存在需要法律援助的合法权益纠纷。
在提交这些材料后,农民工通常可以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得到法律援助机构的审核结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民工工伤怎么申请法律援助
处理农民工工伤法律援助申请,常见方式为准备工伤证明、身份证明等材料提交至司法局。依据《法律援助条例》,材料齐全且符合援助条件者,司法局将指派律师。选择时,需确保材料真实完整,以提高申请成功率。
怎么申请农民工法律援助?
农民工工地受伤后申请法律援助的步骤如下: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如医疗证明和工伤认定材料;其次,前往当地司法局提交申请及相关材料;司法局将审查您的材料,若符合条件,会为您提供法律援助;若不符合条件,您可以寻求其他法律途径或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多建议。
农民工怎样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分析: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包括:
1. 申请事项属于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
2. 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确需获得法律援助;
3. 因经济困难,无法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4. 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暂住证。
公民申请代理、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时,需要提交以下证件和证明材料:
1. 身份证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需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 经济困难的证明;
3. 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案件材料。
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填写申请表。如果以书面形式申请存在困难,可以口头申请,并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书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