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后报案人可以取消案件吗
更新时间:2025-04-10 15: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报案后,报案人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公安机关申请取消案件。能否取消取决于案件性质和具体情况:若符合规定,可申请取消;若涉及刑事犯罪等,则不可随意取消。
一、
报案后报案人可以取消案件吗
报案后,报案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取消案件的,能否取消案件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具体情况。
1.在行政案件中,如果违法行为人与被侵害人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且情节较轻,双方解决后,报案人可以申请撤销案件。
2.在刑事案件中,如果案件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财产罪,且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了刑事和解协议,报案人也可以申请撤销立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撤销案件。
二、
哪些情况下可申请撤销报案
找法网提醒,可申请撤销报案的情况主要包括两类:
1.行政案件中的民间纠纷:这类案件通常涉及打架斗殴、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如果双方能够自行解决,且情节较轻,报案人可以申请撤销案件。
2.刑事案件中的刑事和解: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了刑事和解协议,且符合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报案人也可以申请撤销立案。
但需要强调的是,是否准许撤销案件由公安机关决定,报案人不能单方面决定撤销案件。

三、
申请撤销报案的法律依据
申请撤销报案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
1.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刑事和解制度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财产罪的案件,且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除渎职犯罪外)。
(2)刑事和解必须满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以及被害人自愿和解等条件。
2.刑事和解的启动和受理:
(1)刑事和解的启动方式包括当事双方自行提出和解愿望、当事人双方亲属、代理人、辩护人代为提出和解请求,以及司法机关告知当事人可以进行和解。
(2)刑事和解的受理应由公、检、法机关进行,并审查案件是否符合刑事和解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法律依据的具体条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77条、第278条、第279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72条、第273条、第333条、第496-506条等条款,均对刑事和解制度及其相关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些条款为报案人申请撤销报案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报案后写声明不追究还能报案吗?
报案时,需要完成以下手续才会立案:
1. 先由报案人提出书面或者口头的报案材料;
2. 然后由接受报案的工作人员制成笔录;
3. 再由报案人核对后签字;
4. 最后,受理报案的机关认为属于其管辖范围,有犯罪事实需要予以追责的,就立案受理。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出。对于口头形式的报案、控告、举报,接受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内容写成笔录,并在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盖章。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在接收到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后,应根据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存在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应当立案;如果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则不予立案,并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给控告人。控告人若对此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刑事案件报案后,派出所受案,在立案前可以取消报案吗。
<p>
公安立案后,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p>
<p>
法律依据:
</p>
<p>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
</p>
<p>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应当记录在案,随案移送,并在起诉意见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p>
<p>
<span>《刑事诉讼法》</span>第一百六十三条
</p>
<p>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