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已经失效,离婚债务的分割首先需确定债务性质,即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债务:
1.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2.对于夫妻一方债务,则应由负债方自行承担。
因此,在离婚过程中,明确债务性质是合理分配债务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法律允许当事人之间先行协商,若协商无果,再由法院进行裁决。
找法网提醒你,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是债务分配的前提。
1.夫妻共同债务通常指的是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共同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所产生的债务,这些债务包括但不限于:
(1)婚前一方借款购置并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3)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4)夫妻一方或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5)因抚养子女、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6)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7)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等。
2.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以及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也属此列。
3.需要注意的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除非有证据能证明该债务为负债方的个人债务。
在离婚过程中,如果夫妻双方对债务问题未达成分配协议,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是不允许离婚的,因为债务分割是离婚程序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1.如果债务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离婚后双方因债务问题产生纠纷,甚至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2.在离婚前,夫妻双方应认真协商债务分配问题,确保债务得到合理分割,如果协商无果,可寻求法院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债务分割问题,从而顺利办理离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