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婚后财产纠纷案,首先需要确定管辖法院:
(1)若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则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若夫妻双方均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则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无经常居住地,则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在处理离婚后财产纠纷时,对于“夫妻登记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范围,不宜作狭义理解。
3.人民法院有权对协议进行审查,若发现协议中有违法之处,如将他人财产或非法物品约定为一方所有,法院有权予以变更、撤销甚至追缴。
4.若双方在履行协议中就财产发生争议,此财产仍应视为离婚后的财产纠纷,人民法院应按夫妻登记离婚后财产纠纷进行审理。
找法网提醒,离婚财产纠纷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双方离婚时未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财产进行分割,离婚后对财产分配问题产生纠纷。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应在离婚前对共同财产进行明确分割,以避免后续争议。
2.双方协议离婚时达成了财产分割协议,但离婚后因履行上述协议而发生纠纷。若协议内容存在不明确或不合理之处,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
3.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1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而引发的纠纷。一方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需注意,变更或撤销协议需有正当理由,如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4.婚姻关系结束后,一方发现对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的在离婚时未分割的其他财产而引发的纠纷。这种情况下,发现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未处理的共同财产。
在离婚财产分割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提供关于共同财产的实际证明。这些证明包括但不限于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证明、股票账户证明等。
这些证明文件是法院进行财产分割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财产分割公正、合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