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下来后,是否可以退房,这并非一概而论,而是要依据具体情境来判定,具体如下:
1.存在一些可退房的特定情境。例如,当房屋的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经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核验确认后,这种根本无法满足居住需求的房屋,购房者是有权退房的。
2.如果实测的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的面积误差绝对值超过了3%,购房者同样可以要求退房,这是为了维护购房者对于房屋面积的合理预期。
3.如果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房,并且在购房者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仍未交房,购房者也有权退房。
4.也有一些情境下是不可退房的。
(1)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身的原因改变主意不想购买房屋,且没有合理的法定事由,那么购房者不能随意退房,因为此时贷款已经发放,退房会牵涉到银行、开发商等多方利益。
(2)如果只是一些小的质量问题,不影响居住安全和正常使用,通常也不能退房,此时开发商应承担保修责任。
找法网提醒,关于退房,除了上述贷款下来后可能存在的退房情境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也可以退房。如果购房者已经交了首付款但贷款办不下来,此时能否退房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1.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身原因导致贷款办不下来,如信用不良或提供虚假资料等,购房者构成违约,开发商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扣除一定的违约金后退还剩余首付款,但有些开发商也可能拒绝退房。
2.而如果是因为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如银行政策突然调整导致贷款门槛提高等,购房者可以与开发商协商退房,通常可以要求开发商退还首付款,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3.如果是因为开发商的原因导致贷款无法办理,如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或房屋存在抵押等,购房者则有权要求退房,并要求开发商退还首付款及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