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诬陷是可以申请赔偿的。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受害人因被诬陷而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那么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向法院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2.具体来说,受害人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3.该解释明确了自然人因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有权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因此,如果受害人能够证明其因被诬陷而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损害,那么法院将会依法受理其赔偿请求。
找法网提醒,构成诬告陷害罪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条件。
1.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这意味着,如果行为人只是出于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提升等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他人的,并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2.捏造的事实必须是他人的犯罪事实,且这些事实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如果捏造的事实不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那么也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3.行为人还需要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进行了告发。如果没有具体的告发对象,只是捏造了某种犯罪事实并向有关机关告发,那么这种行为虽然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但并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4.诬告陷害的行为还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诬陷手段恶劣、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或者社会影响恶劣等。
如果被诬陷并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损害,受害人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在提起民事诉讼之前,受害人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等受到了非法侵害。这些证据可以包括证人证言、书证、物证等。
2.一旦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受害人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并详细说明自己的诉求和理由。法院将会依法受理案件,并安排庭审。
3.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将会进行辩论和质证。法院将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
4.如果受害人能够证明其因被诬陷而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损害,并且对方的行为构成了侵权,那么法院将会判决对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