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差不补,会有的后果具体如下:
1.在商品房交易中,如果房屋的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的面积存在误差,且购房者选择不补足或不退还差额,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
2.当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一定范围(如3%)时,如果买受人(购房者)不退房也不补足差价,而开发商同样不采取相应措施,双方可能会陷入法律纠纷。
3.如果购房者坚持不补面积差,可能会影响其产权证书的办理,因为产权登记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可能导致产权证上的面积与实际面积不一致,进而影响房屋的后续交易和价值评估。
面对买房面积误差,购房者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1.应明确面积误差比的概念,即产权登记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的差值占合同约定面积的百分比。
2.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
(1)当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时,双方应按实际面积据实结算房价款;
(2)当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选择退房,并要求开发商在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内退还已付房价款及利息。
3.如果买受人选择不退房,那么对于超出3%部分的面积误差,应由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为:
(1)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开发商承担,产权归买受人;
(2)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开发商双倍返还买受人。
找法网提醒你,关于面积误差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
1.《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
(1)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
(2)同未作约定的,按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据实结算房价款,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的原则处理。
2.该办法还规定了因规划设计变更造成面积差异时的处理方式,即当事人不解除合同的,应当签署补充协议。
这些规定为购房者提供了处理面积误差的法律依据,保障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也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面积误差处理的部分,以避免后续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