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24小时后联系不上的,算失联并可报警。一般来说,失踪24小时后,警方可以开始进行调查或立案,但立案并非易事。因为刑事立案程序复杂,一旦立案就不能撤销,且需要大量警力投入。
1.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涉案理由,公安机关往往缺乏立案的依据,此时报案后,警方通常会提供必要的协助,但不一定立即立案
2.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情况则有所不同。这类人群随时可以报案寻找,且警方会在24小时内立案。
3.如果是事故(意外、被害等)发生的当事人,也是随时报案随时立案。而在其他情况下,如成年人失踪,报案后可能需要等待48小时,警方才会考虑立案。
找法网提醒,失联报警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报案:一般应按“属地原则”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案件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提出。这意味着,你需要前往失踪者最后出现地点的所属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2.口头报案:如果选择口头报案,你需要接受民警的询问,并制成笔录。这是为了确保报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如实反映:报案时应如实反映情况和线索,不得夸大事实或诬告。诬告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要求保障安全:报案人有权要求公安机关保障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这是为了保护报案人的合法权益。
5.要求保密:如果报案人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有权要求公安机关为其保密。
6.指导报案:如所报案的案件非刑警支队管辖,接待人员应作出说明并指导报案人到相应部门报案。
在报警时,除了遵循上述程序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明确失踪者的身份和失踪时间,以及失踪前可能的行踪和联系方式。这些信息对于警方进行调查和立案至关重要。
2.要保持冷静和耐心。报案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而且立案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因此,在报案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耐心配合警方的工作。
3.还要关注警方的反馈和进展。一旦报案后,应密切关注警方的调查和立案进展,以便及时了解失踪者的下落和案件的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