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三百元,一般不构成犯罪。针对“诈骗三百构成犯罪吗”这一问题,明确的答案是:不构成。
1.诈骗公私财物的金额需达到3000元以上,才能立案侦查并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只有诈骗金额超过3000元,才可能涉嫌诈骗罪。
2.对于300元这样的金额,虽然属于不当得利,但并未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因此不构成诈骗罪,而是按照治安案件进行处理。
找法网提醒,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取决于诈骗的金额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严重情节。
1.如果行为人诈骗的金额较大,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这里的“金额较大”,同样根据司法解释,是指3000元以上。
2.如果诈骗的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若诈骗的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这些量刑标准也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
诈骗罪是可以进行刑事和解的。
1.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且被害人自愿和解时,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和解。
2.如果诈骗罪属于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则不可以进行刑事和解。
这是因为,刑事和解主要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法律依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