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手机不归还,通常不算偷,捡到手机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涉及违法,它仅仅是一个偶然获得他人遗失物的行为,关键在于后续的处理方式。
1.如果捡到手机后,明知是他人遗失物却故意不归还,尤其是当手机价值较大时,这种行为可能构成侵占罪。
2.但需要注意的是,侵占罪与盗窃罪在行为性质上有所不同,盗窃罪是指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
3.捡到手机不归还,则是在已经获得手机占有权后,故意不履行归还义务,因此并不等同于偷窃。
捡到手机不归还,确实可能触犯法律。
1.如果手机价值较小,占为己有拒不返还,属于民事上的不当得利,失主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索回。
2.如果手机价值超过一定数额(一般为5000元以上),占为己有拒不返还,则可能涉嫌侵占罪。此时,失主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案件,追究捡到者的刑事责任。
因此,捡到手机后,应当尽快联系失主或交至相关部门,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找法网提醒你,侵占罪的认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合法持有他人财物:
(1)侵占罪中的“持有”,必须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获得的。
例如,代为保管、拾捡他人的遗忘物、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且发掘行为合法)等。
(2)如果持有财物的方式本身就具有非法性,如盗掘他人埋在坟墓中的财物,则不构成侵占罪,而应以盗窃罪论处。
2.非法占为己有并拒不交还:
(1)侵占罪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行为人将持有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拒不交还。这包括将财物出售、赠与他人、出租、消费、充抵债务、设定抵押加以使用等行为。
(2)如果行为人虽然表示归还,但事后又擅自处分致使实际无法交还,或者采用欺骗手段拒不归还,甚至携带财物逃离他乡而拒不归还等,都属于拒不交还的行为。
综上所述,捡到手机不归还的行为,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构成侵占罪。因此,建议大家在捡到他人遗失物时,应尽快联系失主或交至相关部门,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