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补偿协议不给,被征收人完全有权利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被征收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明确要求政府支付应得的征收补偿,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已经签署了补偿协议,但如果补偿款迟迟未到账,被征收人有权拒绝搬离房屋。
2.如果对补偿协议中约定的补偿数额没有异议,仅仅是无法获得协议中明确规定的补偿款,那么被征收人可以就协议的履行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
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补偿协议一旦订立,任何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都有权依法提起诉讼,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维护。
征收补偿协议,作为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1.协议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依法订立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一方都无权擅自变更或解除。
2.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生纠纷,协议中约定的条款便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
3.拆迁补偿方式主要分为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两种:
(1)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2)产权调换则是按照拆迁房屋和调换房屋各自的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计算,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
4.无论是货币补偿还是产权调换,都需要对房屋的市场价格进行评估,评估机构的选择应由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共同决定,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通过抽签等方式确定。
5.拆迁单位如果不给拆迁补偿协议,被拆迁人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权,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具备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找法网提醒你,征收补偿协议纠纷的解决,主要依赖于法律途径。
1.当双方无法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时,可以寻求法院的帮助,通过司法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纠纷进行裁决。
2.双方还可以尝试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解决纠纷,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具有灵活、高效等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双方的诉讼负担,促进纠纷的和平解决。
3.调解的前提是双方都有诚意进行协商,并愿意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如果调解无果,或者双方不愿意进行调解,那么诉讼便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
4.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充分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和诉求是合法、合理的,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裁决,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