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调解完毕后,当事人仍然可以选择起诉。
1.经过派出所调解成功后,若情况发生变化或认为调解结果未能显示公正,当事人完全有权提起民事诉讼。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的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若情节较轻,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处理。
3.若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公安机关将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就民事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这意味着,调解并非诉讼的前置程序,即使调解成功,当事人仍保留起诉的权利。
找法网提醒,派出所调解后,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调解的结果。
1.根据法律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若犯罪嫌疑人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则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2.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若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也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3.但需要注意的是,《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了可以和解的公诉案件范围,如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且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等。
因此,派出所调解后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法律规定来判断。
派出所调解后,若当事人认为调解结果未能满足其合法权益,或对方未履行调解协议,可通过以下途径继续维权:
1.提起民事诉讼:如前所述,若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
2.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在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申请。
3.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律师:若当事人在维权过程中遇到法律难题或不清楚如何操作,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专业的法律建议和支持。
综上所述,派出所调解并非解决纠纷的终局方式,当事人在调解后仍可选择其他合法途径继续维权。在维权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