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资占股份有什么风险

更新时间:2025-03-25 13: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不出资占股份面临的风险包括未按时出资将承担违约责任。股东还面临补缴出资额的责任,无论是货币还是非货币出资不足均需补足。股东权利也会受限,如分红将按实缴出资比例进行。
一、

不出资占股份有什么风险

  不出资占股份,股东将面临多重法律风险,具体如下:

  1.股东在认购股份后,即便目前注册资金实行认缴制,也必须在限定的期限内完成认缴。若未按时出资,股东将承担违约责任,这一风险不容忽视。

  这种违约责任的承担,并不以是否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转为前提,只要未按照约定出资,就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2.不出资占股份的股东还面临补缴出资额的责任。

  (1)若股东以货币出资,应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出资不足时,需及时向公司足额缴纳。

  (2)若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当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时,股东应补足其差额。这些补缴责任是股东不可推卸的。

  3.不出资占股份的股东的相关股东权利也会受到限制。股东出资不足时,应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行使股东权利。

  例如,《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章程另有规定除外。这意味着,未出资或出资不足的股东在分红等方面将受到相应的限制。

二、

未按时出资股东如何担责?

  找法网提醒,对于未按时出资的股东,其责任主要包括补缴出资额和承担违约责任。

  1.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若未按时出资,股东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这一责任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旨在保护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和公司的正常运转。

  2.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3.若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则必须承担相应的补缴和违约责任。

不出资占股份有什么风险

三、

股东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股东抽逃出资将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

  1.股东需要补足出资额,以确保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受损失。

  2.股东需要向其他足额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以弥补其他股东因抽逃出资而遭受的损失。

  3.若股东抽逃出资构成犯罪,还将面临刑事处罚。

  (1)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法律规定,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2)单位犯罪的,还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

  因此,股东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抽逃出资。否则,将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包括补缴出资额、承担违约责任以及可能的刑事处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是法人,不占股份,我要承担什么风险
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法人应对公司的行为负责。如果公司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合同约定,导致损失或者侵权等问题,公司法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股份制股东有何风险,不出资的股东
股东的风险是,股东需要以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以及如果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具有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br/>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br/> 第四条<br/>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br/> 第二十条<br/>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邓开明律师
邓开明律师
19分钟前
是否正常一般以合同约定为准,你可能属于违约提前解除合同,你对照合同,看对方扣你8310元是否有合同条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4分钟前
您好,您咨询的这个情况确实比较复杂,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办法。根据我国户籍管理相关规定,非婚生子女同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32分钟前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