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对方不赔偿,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起诉流程如下:
1.需要搜集充分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责任认定书、调解书或复议裁定书等官方文件,以及受害人受到伤害及伤害后果的证明。
2.确定管辖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交通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最先到达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进行起诉立案。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经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受理后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会在七日内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诉。
4.法院会进行审理前的准备,包括发送起诉状副本给被告,要求被告在规定时间内提答辩状,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检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5.法院会开庭审理案件,进行法庭调查,并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判决。
找法网提醒,交通事故起诉的管辖法院主要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
1.具体来说,因交通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最先到达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向这些地方的基层法院起诉。
2.在选择管辖法院时,需要注意被告住所地的确定,如被告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其住所地为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3.如被告为公民的,其住所地为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