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收赃销赃罪,若涉案金额为10万元,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判决是基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涉案金额的大小来确定的。
2.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犯罪行为,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作出公正的判决。
找法网提醒,收赃销赃罪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1.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一法律规定为打击收赃销赃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也体现了我国对于此类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构成收赃销赃罪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窝藏行为:这是指将赃物隐藏起来,不让他人发现或者替犯罪人保存赃物,使司法机关不能获取。这种行为直接干扰了司法机关的正常侦查活动,因此被视为犯罪行为。
2.转移行为:转移是指将赃物转移到他处,以使侦查机关不能查获。这种行为同样是为了逃避司法机关的打击,因此也被视为犯罪行为。
3.收购行为:收购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赃物。
个人为自己使用而买赃的不构成犯罪。这是因为个人使用赃物并不直接干扰司法侦查活动,也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如果以出卖为目的收购赃物,则被视为犯罪行为。
4.代为销售行为:代为销售是指代犯罪人将赃物卖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同样是为了帮助犯罪人逃避司法机关的打击,因此也被视为犯罪行为。
只要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财物,并实施了上述四种行为中任何一种的,就构成收赃销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