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仲裁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申请仲裁:
1.准备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双方沟通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等,以证明合同无效的原因;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详细阐述合同无效的理由和请求;
3.等待仲裁委员会审查受理,并按照其要求参与仲裁审理过程。
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委员会将依据事实和法律对劳动合同的有效性进行裁决。
找法网提醒,对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申请仲裁时确实会面临一些困难,但仍然可以通过以下证据来申请仲裁:
1.社保局打印并盖章的社保清单,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2.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作为收入证明;
3.银行工资账单、工资条,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及工资支付情况;
4.用人单位为员工办理的暂住证、工牌、工作服等工作证明;
5.考勤记录、入职表、派工单等,证明工作情况和劳动关系;
6.工友或同事的证人证言,作为辅助证据;
7.在职期间拍摄的工作照、与用人单位交涉录音等,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
具备了上述证据后,劳动者可以按照《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按照仲裁流程进行。
劳动合同仲裁流程主要包括提交申请书、仲裁受理、开庭审理、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环节。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提交申请书时,应确保申请书内容完整、准确,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在仲裁受理阶段,要密切关注仲裁委员会的受理决定,如有不予受理的情况,应及时了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开庭审理时,应按时到达庭审地点,并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材料;
4.在仲裁调解阶段,要积极参与调解,争取达成和解协议;
5.如仲裁裁决结果不符合预期,可根据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