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后撤诉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更新时间:2025-03-17 18: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起诉后撤诉是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当事人起诉后撤诉,仍视为积极行使请求权,符合诉讼时效制度督促及时行权的目的,所以该行为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一、

起诉后撤诉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起诉后撤诉确实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后,即使之后选择撤回起诉并获得法院裁定准许,这一行为依然被视为当事人已经积极行使了自己的请求权。

  1.诉讼时效制度的初衷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2.当权利人通过起诉的方式表明其并未放弃请求权时,即便该起诉随后被撤回,也不能因此否定权利人已经采取积极行动的事实。

  3.不论撤诉与否,也不论起诉的意思表示是否已传达给义务人,只要权利人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就应视为其已经行使了权利,这一行为当然能够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二、

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起诉: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这体现了权利人通过法律途径积极主张权利的决心。

  2.权利人主张权利:除了起诉外,权利人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书面通知、口头要求等向义务人主张权利,这些行为同样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当义务人明确表示同意履行其应尽的义务时,也视为诉讼时效的中断。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出现,就能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

  找法网提醒你,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且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将重新起算。

起诉后撤诉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三、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异同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在时效制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异同:

  相同之处: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权利人可以在时效期间内暂时避免其权利因时效届满而丧失。

  诉讼时效中断的不同之处:

  1.发生的时间不同:

  (1)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

  (2)诉讼时效中止则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

  (1)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等;

  (2)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则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

  (1)诉讼时效中断会导致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2)诉讼时效中止则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综上所述,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虽然都是时效制度中的重要概念,但它们在适用条件、发生时间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起诉又撤诉诉讼时效是否中断
关于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如果已经预缴了诉讼费后撤诉,通常会被认定为诉讼时效中断。但对于未预缴诉讼费而被法院按撤诉处理的情况,其对诉讼时效的影响要根据具体的司法实践和法院的判断来确定。核心在于起诉行为本身以及具体情况的考量。
起诉后又撤诉能否中断时效
对于已预缴诉讼费后撤诉的情况,通常认为诉讼时效会中断。但对于未预缴诉讼费而被法院按撤诉处理的情况,是否会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需要根据具体的司法实践和法院的判断来确定。核心问题在于撤诉的具体情况以及法院的判定。
起诉后撤诉能中断诉讼时效
撤诉行为可能会影响诉讼时效的认定。在已预缴诉讼费的前提下,选择撤诉通常会被视为诉讼时效中断。但如果因未预缴诉讼费而被法院按撤诉处理,此时是否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则要根据具体的司法实践和法院的判断来进一步确定。
律师解答动态
要验证游戏道具被骗的证据,首先得收集能证明交易存在的记录,像聊天记录、交易截图等,这些能反映交易过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公司漏交五险一金却补交不了,这损害了你的权益。你可与公司协商,让公司把漏交两月应承担部分折算成现金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你可以先和单位友好协商,说明85年7月到89年12月这段时间应视同交保险且未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争取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能对方故意不回信息。你先保留好寄手机的凭证,像快递单等。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对方,比如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若被骗,要尽快收集好证据,像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接着可以线上找网络受理平台报案,也能直接去附近受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这种情况有可能影响后续评级,因为骨折和损伤程度有差异,评级标准可能不同。解决方案是尽快向认定机构提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2分钟前
起诉后,对方通常能知道你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这些在起诉状等法律文书中会有体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5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另一半正常收留居住不会受连带责任,仅收留不构成协助隐匿资产。但如果另一半帮忙转移、藏匿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