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不起诉的案子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5-03-19 1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事案件若被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处理方式是检察院需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并告知受害者。这是法定程序,确保信息透明公正。
一、
刑事案件不起诉的案子怎么处理
刑事案件若被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其处理方式具体而明确:
1.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正式送达公安机关,这是法定程序的一部分。若案件中存在受害者,不起诉决定书同样需要送达至被害人手中,确保信息的透明与公正。
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若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必须正式制作并送达不起诉决定书给公安机关。
3.公安机关在收到决定书后,若认为不起诉决定有误,有权要求复议。若复议意见不被接受,公安机关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4.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若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
5.被害人若对此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二、
不起诉与免刑的区别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不起诉与免予刑事处罚,虽在结果上可能都表现为被告人未受到实际的刑罚处罚,但二者在性质与作出机关上存在显著差异。
1.从性质上看:
(1)免予刑事处罚是针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但因其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而作出的决定。
(2)而不起诉的对象则更为广泛,包括不构成犯罪、指控犯罪证据不足或存疑、犯罪情节轻微且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被告人。
2.从作出机关上看:
(1)免予刑事处罚的决定由法院作出,是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后,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的判决结果。
(2)而不起诉的决定则由检察院作出,是检察院在审查刑事案件后,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认为不满足起诉条件而作出的决定。
因此,不起诉与免予刑事处罚在性质与作出机关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不可混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案件检察院不起诉怎么办理
检察院不起诉可争取。操作:1.了解不起诉条件;2.收集证据证明案件符合不起诉情形;3.向检察院提交不起诉申请及证据;4.等待检察院决定,如有异议可申诉。
刑事案件不起诉应当怎么处理
不起诉条件有以下几点:
1. 法定起诉的情形包括行为人的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犯罪行为属于亲告罪而没有告诉的。
2. 酌定不起诉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
3. 存疑不起诉是指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足。
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若认为被不起诉人的行为应被追究刑事责任,且对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不服,可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的7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对该案件提起公诉。
刑事案件不起诉应当如何处理
不起诉条件有以下几点:
1. 法定起诉的情形包括行为人的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犯罪行为属于亲告罪而没有告诉的。
2. 酌定不起诉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
3. 存疑不起诉是指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足。
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若认为被不起诉人的行为应被追究刑事责任,且对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不服,可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的7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对该案件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