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赔偿不是由交警直接决定的。
1.交警在交通事故中的主要职责是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这份认定书是对事故发生经过及责任的一个初步判定,但它并不直接决定赔偿的金额和方式。
2.如果事故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选择调解,但调解同样不是由交警直接裁定赔偿金额。
3.若调解无果,事故双方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决。
因此,车祸赔偿的具体数额和方式是根据治疗情况、责任划分以及法律规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的,而不是由交警直接认定。
找法网提醒,车祸赔偿金额的确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和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具体来说: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并凭据支付。如果治疗后仍需继续治疗,也会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进行给付。
2.误工费: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当事人,按照其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1)对于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则按照三倍计算。
(2)对于无固定收入的当事人,则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则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5.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并自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
(1)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
(2)七十周岁以上的则按五年计算。
在车祸赔偿中,责任的划分是确定赔偿金额和方式的重要依据。根据法律规定: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则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1)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则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2)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那么会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3)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那么其承担的赔偿责任不超过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