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还款人离婚后,确实需要一同还款,婚姻存续期间所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即便双方离婚,也仍然需要进行偿还。
1.如果贷款是以夫妻双方名义申请的,且用于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那么在离婚后,双方都有责任对这部分债务进行清偿。
2.如果债务是由于其中一方的不当行为,如赌博、涉黄或购买奢侈品等产生的,那么另一方则无需共同偿还。
因此,在离婚后,共同还款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协商或由法院判决确定各自的还款责任。
共同债务的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如果这些财产在婚后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也属于共同债务。
2.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如日常生活开销、子女教育费用等。
3.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的债务。
4.夫妻一方或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5.因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所负的债务。
6.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7.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8.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9.其他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找法网提醒你,共同债务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主体特定性: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关系的男女两性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因此也不能成为共同债务的主体。
2.时间限定性: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同样,共同债务也主要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
3.来源多样性:夫妻共同债务的来源可以是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包括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但法律直接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的和夫妻约定为个人财产的除外。
4.平等性:夫妻对共同债务享有平等的责任和义务,即双方都有责任进行清偿。
5.推定规则:在不能证明属于夫妻一方个人债务的情况下,应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6.分割原则: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共同债务原则上应当均等分割。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7.遗产处理:如果夫妻一方死亡,在分割遗产时,应先将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归另一方所有,其余的财产作为死者遗产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