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工资是不可以压几个月后再发放的。
1.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工资应当按月发放。这意味着,当月应当发放上月的工资,不存在可以压工资的情况。
2.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发放工资。
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不能压工资,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节点按时支付工资。
找法网提醒,在以下情况下,压工资是违法的:
1.请假扣3倍工资违法。劳动者请事假时,工资的计算应当依据实际出勤天数进行,不能随意扣发或加倍扣罚。
2.孕期女职工产检扣工资违法。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应计入劳动时间,用人单位不得扣发工资。
3.用人单位为捐赠强扣工资违法。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职工有权自行决定捐款的数额和方式,用人单位不得强行扣除职工的工资用于捐赠。
4.员工辞职单位扣工资违法。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有权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因此扣发工资。
如果工资被违法扣押,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劳动监察大队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被扣押的工资,并可以对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2.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被扣押的工资及相应的经济补偿。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扣押工资的行为。
3.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或者用人单位拒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依法提供证据并积极参与庭审活动。
综上所述,劳动者在面对工资被违法扣押的情况时,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