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是归公安机关管理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当地网络警察报警,网络警察是专门从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的人民警察,他们隶属于公安机关,负责处理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各类案件。
因此,网络诈骗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的受理范围,受害人应及时向网络警察报案,以便尽快展开调查和处理。
针对网络诈骗这一犯罪行为,我国《刑法》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1.根据《刑法》的规定,网络诈骗数额较大的,即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3千元以上的,就属于“数额较大”,可以报警立案。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也明确规定了诈骗公私财物的刑罚幅度。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更是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些严厉的刑罚措施,体现了国家对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的坚决打击态度。
找法网提醒你,在遇到网络诈骗时,受害人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以下措施以应对:
1.立即报警:受害人应第一时间向当地网络警察报警,提供详细的诈骗信息和相关证据,以便公安机关及时展开调查和处理。
2.保存证据:在报警前,受害人应尽可能保存与诈骗行为相关的所有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诈骗短信或邮件等,这些证据对于公安机关的调查和后续的法律程序至关重要。
3.配合调查:在公安机关展开调查时,受害人应积极配合,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同时,也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公安机关会尽力追回损失并惩治犯罪分子。
4.加强防范:在遭受网络诈骗后,受害人应深刻反思并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要求,避免再次陷入诈骗陷阱。
综上所述,网络诈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打击。受害人在遇到网络诈骗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调查和后续的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