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中存在问题、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部分所占比例的指标。
1.该指标通过计算年末不良资产总额与年末资产总额的比值,并乘以100%得出。这一指标对于评估企业的资产质量、经营健康状况及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高比例的不良资产可能意味着企业在资产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引起投资者和管理层的关注。
不良资产比率的计算公式为: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1.年末不良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中存在问题、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的部分,主要包括:
(1)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
(2)积压的存货、闲置的固定资产和不良投资等的账面余额;
(3)待处理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净损失;
(4)潜亏挂账和经营亏损挂账等。
2.年末资产总额则指企业资产总额的年末数。
通过这两个数据的比值,我们可以得出不良资产比率,从而对企业资产的质量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找法网提醒你,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时,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剥离体制原因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对于因体制原因造成的不良贷款,银行可以通过将贷款改为投资的方式,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及社会稳定的大型企业拖欠的贷款进行处理,以减轻不良资产的压力。
2.专业银行实行公司化:通过改革银行体制,建立产权明晰、责权分明、不受政府行政干预的经营机制,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
3.构建国有企业集团,推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1)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资产重组的领导和策划,通过合资、合作、嫁接等方式来重组和配置资源,达到资源的重新启动。
(2)在重组过程中必须落实好银行的债权,以期达到盘活信贷资产的目的。
4.强化银行信贷管理:
(1)加强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等环节的信贷管理,实行贷款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减少经营风险。
(2)纠正重贷轻管现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风险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新的不良信贷资产发生。
5.依法治贷: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和合法权益,支持银行依法催收贷款本息。对借企业改制之机逃避债务或有钱不还等侵蚀银行资产的行为进行起诉,以维护银行的正当权益。
综上所述,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以实现不良资产的有效化解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