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骗签合同,可以报警,经济犯罪案件通常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管辖,这里的犯罪地涵盖了犯罪行为的发生地、实施地、结果发生地以及实际财产的取得地。
因此,当受害人意识到自己遭遇了合同欺诈时,可以直接前往这些地点的公安局经侦支队或经侦大队进行报案。报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追究欺诈者的责任。
合同欺诈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7条的规定。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即达到立案追诉的标准。
2.立案追诉标准体现了法律对于合同欺诈行为的严厉打击,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
找法网提醒你,在遭遇合同欺诈并决定报案时,受害人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材料以支持报案。
1.应提交书面报案材料,如果是单位报案,则需要在材料上加盖公章。
2.受害人、经手人等当事人需要如实陈述案发经过的书面材料,这些材料将作为案件调查的重要依据。
3.报案单位还需要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的复印件(加盖公章),以及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相关证明材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等。
4.涉案的合同和担保方文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证明欺诈行为的存在,还需要提供担保、抵押、支付等使用的票据、收付单据、承诺保证书或其他证据。
5.如果欺诈行为导致了物品损失,受害人还需要提供损失物品的特征、照片(或同类物品的照片),如果可能的话,提供实物样品将更有利于案件的侦破。
6.受害单位还需要提供资金、物品进出的会计资料、凭证原件和复印件,以证明欺诈行为对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准备好以上材料后,受害人可以前往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进行报案,只要欺诈数额达到立案标准,受理此案的司法职员就会依法做出立案处理决定,启动法律程序追究欺诈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