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强制执行了还是给不了钱,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法院有权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其高消费,以此作为对其不履行义务的一种惩罚和约束。
2.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申请人可以申请法院暂时中止执行,待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后再恢复执行。
3.重要的是,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且情节严重,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即可能被认定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
强制执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这是直接针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的一种强制措施。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但应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确保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这些措施旨在将被执行人的财产转化为可执行的价值,以履行其法律义务。
找法网提醒你,强制执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申请:
(1)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一方拒绝履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人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及复印件、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清单及被执行人住址、联系方式等材料。
2.法院受理: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
3.申请复议:如果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法院的执行裁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在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义务,如果逾期不履行,将采取强制措施。
5.采取强制措施:这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以及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以上程序确保了强制执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申请人可以向法院咨询或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