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父母的钱不还,如果父母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且借款人在有能力偿还而拒不偿还的情况下,后果可能会相当严重:
1.具体来说,借款人可能会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员名单,这一记录不仅会影响借款人自身的信用评价,还可能对其子女产生不良影响。
2.如果借款人并不符合上述拒不偿还的情况,即借款人确实无力偿还或正在积极偿还,那么被诉至法院对子女的影响将会较小,甚至没有影响。
3.需要明确的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借款人(即债务人)去世,其继承人需要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即借款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找法网提醒,民间借贷利息的确定,主要依据借贷双方当事人的约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如果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明确的约定,并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法院通常会尊重当事人的约定。
2.但是,为了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高利贷等不法行为的发生,相关法律法规对逾期利率的约定进行了限制。
3.如果借贷双方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那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在民间借贷中,并非所有的借款合同都是合法有效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金融管理法规,还可能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因此被视为无效合同。
2.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这些行为同样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所签订的借款合同也是无效的。
3.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这种行为可能构成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因此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同样无效。
4.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还可能助长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所签订的借款合同也是无效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这包括但不限于违反利率限制、违反借款用途限制等情形。
6.违背公序良俗的。例如,以赌债、毒资等非法债务为基础的借款合同就违背了公序良俗的原则,因此也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