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调查阶段,律师可以介入,只要犯罪嫌疑人或者其近亲属予以委托。这一规定确保了犯罪嫌疑人在面对侦查机关的调查时,能够有专业的法律人士提供支持和帮助。
找法网提醒,律师的介入不仅有助于犯罪嫌疑人了解自身的法律权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侦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在刑侦阶段,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1.提供法律咨询:律师会详细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帮助犯罪嫌疑人了解自己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和可能的法律后果。这包括但不限于诉讼权利、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告知和解释。
2.代理申诉和控告:如果犯罪嫌疑人认为侦查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律师可以代理其向有关部门申诉或控告,以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3.申请取保候审:对于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律师可以根据案件情况为其申请取保候审,以减轻其羁押期间的痛苦和压力。
4.律师还可以在会见犯罪嫌疑人时了解其案件情况,提供法律咨询,并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向犯罪嫌疑人核实有关证据,律师会见时不被监听,这有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与律师之间的通信自由和保密。
在刑事案件中,以下人员不能作为辩护人:
1.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处于缓刑、假释考验期间的人:由于这些人本身涉及刑事案件,其法律地位和信誉受到质疑,因此不能担任辩护人。
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这类人由于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无法有效地履行辩护职责。
3.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这类人由于法律上的限制,无法做出有效的法律行为,因此不能担任辩护人。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这些人员由于与案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因此不能担任辩护人。
5.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在案件中扮演的是审判者的角色,因此不能同时担任辩护人。
6.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这类人由于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因此不能担任辩护人。
7.外国人或者无国籍的人:由于法律和文化差异,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可能无法充分理解和适应我国的法律体系,因此不能担任辩护人。
找法网提醒,如果上述第4、5、6、7项规定的人员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且由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准许其担任辩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