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撞死人且投案自首,一般情况下会判三年左右的有期徒刑。这一判断基于我国法律对交通肇事罪的严格规定。
1.当酒驾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并伴随自首情节时,法律会根据具体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2.自首作为量刑情节之一,表明犯罪人有一定的悔罪表现,但这并不能抵消其酒驾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酒驾撞死人且自首的犯罪人往往会被判处一定年限的有期徒刑,以示法律的威严和对受害者的尊重。
找法网提醒,对于酒驾撞死人后逃逸的行为,法律有着更为严厉的处罚规定。
1.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如果交通肇事者在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如果因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这一规定旨在严惩那些试图逃避法律制裁的交通肇事者,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3.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并不局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还包括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逃跑的情况。
酒驾和醉驾是我国法律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根据相关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将受到拘役和罚金的处罚。
1.《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醉驾的处罚也做出了明确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于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更为严厉,不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还将在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且重新取得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这些规定旨在通过严厉的处罚来遏制酒驾和醉驾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