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间被家暴,受害人会面临身心双重伤害。依据法律规定,家暴行为一旦报警,警方会立即介入处理:
1.公安机关会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并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2.若受害人因家暴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或面临人身安全威胁,公安机关还会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或其他安全机构。
3.对于家暴情节较轻的情况,公安机关会对加害人进行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
4.若加害人实施的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坐月子期间被家暴,法律将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制裁措施。
找法网提醒,坐月子期间遭遇家暴,受害人有多种求助途径。
1.可以向当地村委会、居委会及所在单位求助,这些机构应进行劝阻、调解或向公安机关请求给予行政处罚。
2.受害人也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警方依法处理。
3.受害人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如咨询律师、申请法律援助等。律师可以为受害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帮助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面对家暴,受害人应勇敢地站出来寻求帮助,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坐月子期间被家暴,受害人应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说,可以收集以下证据:
1.证人证言。若发生家暴时有其他人员目睹,可以尽可能早地与他们沟通,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或录音取证的方式获取证人证言。
2.警方出警记录及笔录。若曾报警处理家暴,警方的出警记录及分别对施暴者和受害人进行的问话笔录是重要的证据。
3.医院诊断证明及治疗凭据。家暴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凭据可以作为家暴的证据。若受伤严重,还可以进行司法鉴定并保留相关书证。
4.妇联、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书证。若曾向这些机构反映过家暴问题,他们出具的书证也是有效的证据。
5.工作单位的书证或通话录音。若曾向工作单位求助或双方曾就家暴问题进行过通话,这些记录也可以作为证据。
6.加害人出具的书面材料。若加害人曾写过保证书、忏悔书等书面材料,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7.照片或视频录像资料。若被家暴后拍摄过相关照片或有视频录像资料,这些也是有力的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