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纠纷的案由,主要取决于纠纷的具体性质,具体如下:
1.如果是关于土地承包权属的争议,那么这类纠纷属于行政案件。权属争议通常涉及到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需要行政机关进行确认和处理。
2.如果是承包合同纠纷、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等,则这些纠纷被归类为民事案件。
这些纠纷主要围绕土地承包合同的履行、承包经营权的行使以及相关的权益分配等问题展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
1.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民事纠纷主要包括承包合同纠纷、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这些分类涵盖了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方面,为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相关案件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2.该解释还明确指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则不予受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解决方式多种多样,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途径。
1.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协商解决是一种高效、便捷且成本较低的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磋商谈判,自行解决争议。
2.当事人还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调解是一种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由第三者进行沟通、斡旋,使纠纷当事人自行达成解决纠纷的办法。
3.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还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对于行政机关依据职权侵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况,当事人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的,除法律规定的少数事项外,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找法网提醒你,通过这些途径,当事人可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