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隐私确实是一般违法,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侵权人主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
找法网提醒你,侵犯隐私权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不构成犯罪,当侵犯行为达到法定条件,如情节严重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时,就可能触犯刑法,从而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方面,被侵犯隐私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行为,消除不良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2.行政责任方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或拘留。
3.刑事责任方面,如果侵犯隐私的行为情节严重,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就可能构成犯罪,需要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例如,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
找法网提醒你,当隐私权被侵犯时,受害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并赔礼道歉。
2.如果因此造成了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进行赔偿。
3.如果侵权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行政违法或刑事犯罪,受害人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于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处以拘留或罚款的行政处罚。
5.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或造成了其他严重后果,就可能触犯刑法,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当隐私权被侵犯时,受害人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也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个人隐私被泄露或滥用。